浣溪沙的词意(浣溪沙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点击阅读全文

淡淡风吹淡淡尘,半拂杨柳半拂人。剩余春色渐无痕。

三十余年云作雨,百千重梦晓和昏。亦真亦幻亦昆仑。

解析:填这首词时,我已经三十余岁,对人和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悟。这首词基本上明白如话,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词语。但明白如话的字面底下,其实暗藏着心潮起伏。在我的诗词里,风从来都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风,它往往被我赋予了风波、绪风、变数、促成事情朝不良方面发展的因素等深刻内涵。“尘”,既可以是视觉上的灰尘,也可以是感觉上的过往红尘事,是心中之尘。这两种“尘”,都给人以迷蒙苍茫的感觉。之所以“淡”,并非是真的“淡”,而是历经百劫、痛定思痛、大彻大悟之后的看淡。“淡淡风吹淡淡尘”,表面上写的是自然景,其实,刻画的是心底暗澜,蓦然回首,看见身后风扬起的尘沙,一派溟濛遥渺、迷茫怅惘,就像是过往的痛,在记忆深处,渐渐淡去,渐渐模糊不清;但毕竟新的不快依然还在发生,过去的不如意,叠加现在的不如意,作用于身心,隐然作痛,因此,才会有“半拂杨柳半拂人”之说。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就是说,风扬起的尘沙,让人有了心痛的感觉,就连杨柳也感同身受,仿佛活了一般;柔条随风而舞,时不时地摩挲一下词人,似乎是在安慰词者。这其实只是词者渴望一个可以倾诉的知心人,就像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样,只是,相似的心境,不同的写法而已。“剩余春色渐无痕”,既是实景,也是虚笔。春色,代表着青春,代表着人一生最美好的年华。而曰“剩余”,而曰“渐无痕”,是对岁月流逝、青春渐渐虚耗殆尽的无力之感,真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流水落花春去也”。上片以痛憾青春即将虚耗殆尽作结,下片就以为什么如此,作为开头领起。三十余年好理解,前面说过,作此词时我已经三十余岁。那么“云作雨”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层意思就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的意思;大家知道,积雨云达到一定重量,就会因空气浮力难以支撑而下降,随着高度降低,温度升高,云里的含水冰晶便会融化成雨。积雨云就像是酝酿压迫已久的情绪,雨就像是情感决堤的泪水,但泪只能往心里流,雨也仿佛落在心底。第二层意思是,云代表着希望、理想和抱负,雨代表着希望、理想和抱负的落空,虽屡次振奋而起,却屡屡化为泡影;第三层意思是借助“云化作雨”来渲染那种溟濛无际、迷茫怅惘之境;第四层意思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说三十余年造成我希望落空、愁肠百结的因素,是那只无情的命运之手,假借我的上级弄权,不停地对我进行拨弄。在这只看不见的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的命运之手的无情拨弄下,我所有的希望、理想和抱负,就化成了“百千重梦”,只能在流光飞逝的晓和昏的无情交替中,一次次无益地坐等、不甘、奋起、再黯然地挣扎着。联系目前并没有改善的情状,回思过往,自然会觉得往事如烟,今时似梦,亦真亦幻,思潮万千,起伏不定。“亦昆仑”怎么理解?大家都登过高山吧?不知大家登顶后是什么感觉?杜甫的感觉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林则徐的感觉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二者,是我心潮的起,也是一种奢望;王安石的感觉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王安石的豪,对于我而言,豪只能是登顶后对于景观的浅层的豪壮感觉;许棠的感觉是“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这是悟之觉、觉而空;与视之阔、阔而远,对于我而言,我希望能达到如此境界,但未入其境不得其悟,也不得其眼界;袁枚的感觉是“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朵白云生”,我也想,但显然是有心无力;寇准的感觉是“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对于我而言,我远远没有到寇准那样的阶层高度,还在社会底层挣扎;苏轼的感觉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种迷茫,是我思潮的伏。也许,只有跳出这个世界,才能看得清这个世界吧?所以,“亦昆仑”,在这里描摹的是一种心潮起伏的复杂感觉,有雄起、有低落;有不甘、有迷茫;有豪壮、有黯然;有清高、有屈就;有远阔,有狭阻;百味杂陈,不可名状,在亦真亦幻的世界中,不停挣扎,既不甘沉沦,又无力改变现状。之所以用“昆仑”,一是昆仑为万山之祖,用以代指万山,取巍巍昆仑之势;二是欲借用爬山登顶后容易产生的时而伟大时而渺小,时而豪壮时而低落,时而眼界雄阔,时而尘心蒙昧的复杂感觉,这种复杂感觉,在登山者登顶后容易产生,比较普遍,容易引起共鸣;三是昆仑在此处音韵优美,同时也是押韵的需要。在另一首词中,我曾写道“身同五岳共巍峨”,这个写法与“亦昆仑”相似,只是“身同五岳共巍峨”表达的登顶感觉比较单一,只是雄伟豪迈之感;而“亦昆仑”,无论写法还是内蕴,都相对隐晦。

浣溪沙的诗意是什么意思(浣溪沙的词意)

浣溪沙的诗意是什么意思(浣溪沙的词意)

 

                       
上一篇 2021年12月15日 14:08:26
下一篇 2021年12月15日 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