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饼之缘起
博饼,俗称“博状元”,是源于厦门的中秋传统活动,传说是郑成功为鼓舞军心而创,流传于闽南地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饼,前后持续一个月,是厦门地区每年最大的节日,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之说。
博饼,是厦大人颠扑不破的真理。
厦门大学有超过100个校友会,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博饼是各个校友会一年中最固定的、最具有特色的、最重要的活动。厦大人,将博饼文化带到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博饼,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的扩大,其规则也变得各有不同,甚而互相矛盾,在亲朋好友中引起争论,影响气氛。
故此,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于鼓浪屿的“厦门郎”,笔者认真考订、就教方家,编写本文,介绍博饼最“正港”的规则,其特点是:尊重传统、有理有据、避免歧义、简洁易行。
厦门博饼现场
厦门传统博饼规则正解
——博饼规则——
时间:每年的农历八月,稍微提前或推迟,亦无伤大雅。人们都认为,博中状元的人,未来的一年必定大旺。
人数:人太少没有气氛、人太多奖品不够分,以每桌10人左右,不超过12人为佳。
奖项:传统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饼汇聚而成的一盒会饼。一套会饼的构成是:状元饼1个,对堂饼(榜眼)2个,三红饼(探花)4个,四进(士)饼8个,二举(人)饼16个,一秀(才)饼32个。
但现在博什么的都有,常见的是物品、卡、现金。个别也有反向博钱的,即博得奖品的人不是收钱,而是出钱。
以下按照博饼的时间顺序来介绍规则,便于记忆和实践。
1、“品”规则。即事先约定基本规则,最常见的是要事先约定有没有“追”。
2、定起头,闽南语叫做“kīdáo(起骰)”。众人坐定之后,由上届状元或者组织者,取两粒骰子掷出点数,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计数,确定本次博饼的起头者和结束者。
3、依次博。以顺时针为序,每人依次掷骰子到碗里,注意6粒骰子必须一次性全部掷出。根据骰子点数确定对应奖项。具体奖项,详见下文《奖项规则》。
4、拿奖品。除了状元对应的奖品,都是随博随拿,即谁博到什么奖项就取走对应奖品。奖品全部拿完后再掷到奖项的人,没有奖品。
5、结束。当所有奖项都博完后,博饼并未结束,要等到最后一轮的最后一人掷完骰子,博饼才结束。
6、分状元。状元按照人数,均分状元饼,全体共享,祝贺状元、也表示沾一下状元的福气。
7、定来年。博得状元者要负责组织明年的博饼活动。博饼一般多是在亲朋好友间进行,最常见的是家庭、同学、单位。其中家庭和同学是最稳定的群体,因此本届状元多会尽心尽力地组织好来年的博饼活动,于是“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这最后一环,也是厦门博饼风俗富有人情味、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地方。
厦门传统博饼规则正解
——奖项规则——
奖项以掷出花色为4的骰子的多少为主要依据。
厦门传统博饼规则 |
|||
科举名 |
博饼名 |
花色 |
奖品 |
秀才 |
一秀 |
一粒且只有一粒4 |
1个一秀饼 |
举人 |
二举 |
二粒4 |
1个二举饼 |
进士 |
四进 |
除四粒4以外的四粒相同花色 |
1个四进饼 |
探花 |
三红 |
三粒4 |
1个三红饼 |
榜眼 |
对堂 |
点数为123456 |
1个对堂饼 |
六勃黑 |
六粒除了4以外的相同花色 |
关灯,大家一起抢饼 |
|
状元 |
四红 |
四粒4,两粒其他花色 |
1个状元饼 |
五子 |
五粒除了4以外的相同花色 |
1个状元饼 |
|
五王 |
五粒4 |
1个状元饼 |
|
状元插金花 |
四粒4,两粒1 |
1个状元饼,两个对堂饼 |
|
六勃红 |
六粒4 |
全部会饼,博饼结束 |
传统规则
常见博饼奖项、奖品示意图
厦门传统博饼规则正解
——其他常见规则说明——
足球是天下第一运动,普及度最高,但其屡屡出现的“越位”规则,却是令人尤其是新人最难理解。厦门博饼也有这样的情况,本文做一梳理。
1、三红与四进谁大?照道理,四当然比三大,但是在会饼中,三红的级别不仅比四进高,而且,三红饼比最后大家分享的状元饼更好吃——是会饼中最好吃的一款!
2、吉祥的4。4在厦门谐音“喜”,是个吉祥的数字,例如婚宴礼金,早些年多是包400元。
3、“有追”。赌场讲买定离手,博饼也是随博随取。但有时候为了热闹,会采用“追”的方法:如果桌面已经没有奖品,博到奖项者可以拿走上家的奖品(一般限于“三红”以上的奖项),抢来抢去,反反复复无穷乐也。
4、“六勃黑”与众不同。黑六勃很难归入哪一类,是博饼中的奇葩和恶搞,有点像足球场上的争球。以前博到这款,都是关灯一通乱抢,大家哄笑而罢,闽南话俗称“黑猫大战”也。现在“文明”了,一般不关灯了,拿个奖品就是——所以有的把六勃黑也归入状元,此则大谬不然也。
5、“跳猴”。“猴”,闽南方言骰子之意。掷出的骰子落在了碗外面,谓之“跳猴”,罚停赛一轮。
6、“禄骨”。方言,滑下来的意思。状元有好几种花色,彼此有大有小。一个人如在同一局中多次博到状元,规矩是以最新的一次为准。如果本次博到的状元,比上一把的小,“掉下来了”,则称之为“禄骨”。
7、状元的确定。多人博到状元的情况下,先比大小,同样大小比先后,先博者得。
8、奖项什么最大。这主要是状元插金花和六勃红之争。传统中,肯定是六勃红最大,而且是压倒一切的那种,可从各方面做一全面的比较:
概率:六勃红难度最大,是插金花的15倍——六勃红胜。
概率 |
||
名称 |
系数 |
概率 |
六勃红 |
1 |
0.002% |
状元插金花 |
15 |
0.032% |
五子登科 |
180 |
0.26% |
状元 |
360 |
0.77% |
对堂 |
720 |
1.54% |
三红 |
2500 |
5.36% |
四进 |
1875 |
4.02% |
二举 |
9300 |
19.93% |
一秀 |
14700 |
37.29% |
空 |
14300 |
奖品:插金花是得到状元与两个对堂,六勃红则是所有奖品——六勃红完胜。
节点:插金花虽不会禄骨,但要等全场博完才能“登基”,六勃红博出即全场结束(因为所有东西都归六勃红啦)——六勃红完胜。
历史:厦门文史专家龚洁介绍:以前是没有“状元插金花”说法的,1984年以后才有,而且“状元插金花”是状元里最小的!——六勃红大胜。
当然,民俗是变动不居的、规矩是人为设定的。厦门人爱说一句“欢喜就好”,此诚得之。事先说好博饼规则,大家高兴即可——这,就是作者编写本文的心意啊。
厦大人的博饼传统
1926年9月21日,中秋佳节,厦门大学国学院的博饼。上弦月圆、月饼香甜,骰子声动、笑语喧哗,这一切,都生动地留在了长衫先生们的的日记中:
顾颉刚日记:“玉堂先生送月饼来,掷骰食之。看月。”
鲁迅日记:“语堂送一筐月饼予住在国学院中人,并投子六枚多寡以博取之”。
这是“古早”厦大人博饼的记载。
每年中秋期间,在厦门的厦门大学各院系校友会都会组织博饼活动,邀请本院系老师、校友欢聚一堂。
中文校友会是第一家跨院系邀请兄弟校友会参加本院系博饼活动的校友会。
当年中文校友会的海报
从此之后,在厦各院系校友会“跨界”邀请其他院系校友会代表参加本院系博饼活动遂成为惯例。这很好地加强了不同院系之间校友的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跨界资源的共享。
今年,四川校友会在赵越刚会长的带领下,更进一步,跨校邀请兄弟院校校友参加厦门大学校友的中秋活动,将母校的文化特色和厦大人的情怀发扬光大!
厦门大学四川校友会年2021年博饼
厦门大学企业家校友会博饼
厦门大学生科校友会博饼
厦门大学青创校友会博饼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友会博饼
原创文章,作者:厦门博饼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hao.com/2710.html